橘貓就是豪邁,兩手伸直累趴機車墊,網驚有腰身耶!

 

 

▲這姿勢根本在誘惑人快點「吸貓」。

前一晚是不是喝太多啦!台中市後裡區有一隻萌萌的橘貓「嗄嗄」,最喜歡趴在機車坐墊曬太陽和睡午覺,只見牠舒服地趴在上頭、兩手伸直,頭還饋向某一邊,一副就像「來人啊~快點來油壓」,豪邁睡姿立刻被媽媽李欣給拍下,

 

哥哥程天然看到嗄嗄可愛的睡相,笑說「妳也睡太爽了吧!也太可愛」,嗄嗄則不理哥哥,繼續呼呼大睡。媽媽表示,嗄嗄整天不在家,在外頭玩累了才肯回家,同時也笑說牠聽得懂人話。「牠聽懂!我每天必須叫牠『回家了』,牠就會快歩跳回家裡面!很古錐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嘎嘎睡在機車墊上,好像一件毛毯。

網友紛紛在底下笑說,「快點趁機偷襲屁屁啊」、「感覺趴好趴滿]、「感覺牠需要來個芳療推拿舒緩筋骨」、「原來是綿被呀~我以為是貓」、「邊睡邊做日光浴」、「昨晚上喝太多」,還有一些網友說,「牠居然有腰身」、「有腰身耶」。

▼可愛的嘎嘎無時無刻都在睡...身形卻是蠻苗條的。

貓咪的記憶

因動物的短期記憶僅限於儲存有利於他們生存的信息,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建立了一項基於生理需求(食物)的行為學實驗。該研究表明,貓關於食物測試的短期記憶時間高達16小時之久!而長期記憶更難確定。但國外已有許多實驗研究證明貓咪至少有長達10年的長期記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所有養貓人士都知道,貓科動物典型的「自馴化史*」導致其天生有更多的選擇性,因而它們也只記住那些它們認為「有用」的信息。你可能無法讓喵星人像汪星人一樣「配合你的演出」,並不是因為喵星人不懂你想要它們做什麼,它們只是決定不去做而已(如果沒有「小魚乾」)。

*詳見→ 這8個決定貓咪性格的因素,你都知道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度的生理優勢

家貓的大腦長約5厘米,重25-30克,約佔總體重的0.91%(以體長60厘米,體重3.3公斤為標準),「參照物」人類約為2.33%,狗的平均值達1.2%。

 

研究發現,促進智力的因素與傳導速度和皮質神經元數量有關,即研究者認為:大腦皮層溝回褶皺程度和大腦的結構比尺寸比例重要得多。

據斯坦福大學獸醫學院研究,貓和人類的大腦結構十分相似。喵星人的大腦皮層表面積約83平方厘米(人類約有2500平方厘米),其大腦有著驚人的溝回褶皺,該結構約是人類的90%。此外,喵星人大腦的神經元數量約為2億5300萬個(汪星人為1億6000萬左右);其視覺皮層每立方毫米含神經元51400個,比人類及大多數哺乳動物都要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嘆的測試結果

如何說明一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聰明呢?一般智力通常被定義為有能力完成多種認知任務。

 

狗主人通常把「聰明」的論點限製到狗狗擁有的「工作技巧」和「表演技巧」上,例如熟知的代表犬:導盲犬、緝毒犬、搜救犬,和「保留節目」:握手,坐下,轉圈圈……;而貓主人則會認為自家貓因為「太過聰明」而「指揮不動」。

事實上,研究者認為這種比較方法並不可取,這就如同比較蘋果與橙子誰更好吃一樣。這是因為狗狗是群居動物,出於強烈的跟隨意識,狗狗更樂於為了「狗老大」或主人的肯定或表揚而「赴湯蹈火」;但眾所周知,「孤獨」的貓咪的一切行為僅以「生存&食物」為動機。所以「訓練」或許並非貓咪的強項,其「聰明天賦」的加點可能更多集中在了「適應力」和「學習力」上。例如小貓不僅可以通過觀察貓媽媽來訓練自己,亦可模仿主人行為開窗、開門、開冰箱,甚至使用沖水馬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可以通過寵物的形狀、毛色和它的移動步伐來認出自己的寵物。所以說,我的貓能把我與其他人分辨開麼?答案是肯定的。它們通常通過氣味、聲音和微妙的動作或觸覺暗示來識別我們。

研究人員認為或許你的貓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它們知道是誰在早晨餵牠食物,是誰去幫牠清理貓砂,誰會偷偷給它裝零食開罐頭。此外,它們還善於辨別哪些聲音和動作能引起人類的某些反應。據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和達拉斯分校2005年的一項研究提出,人類的面孔可能看起來和喵星人十分相似**。參與該研究的貓們能識別54%的陌生人臉;當然,它們能識別的喵臉譜要高得多(91%)。

儘管54%的比例已經如此之高,但事實上大多數喵星人或許從不會像汪星人一樣去解讀人類的手勢和表情。它們更可能以氣味和聲音來分辨人類。東京大學科學家在2013年的研究中發現,喵星人只會在聽到主人叫它們名字時才會抖動耳朵認真傾聽,而在陌生人叫它們時表現的無動於衷(可悲的是,該調查中沒有一隻貓會在聽到主人叫後,起身去尋找主人)。

 

 

貓認識它的兄弟姐妹麼

貓貓在很長時間的分開飼養後,再次見面時還記得自己的兄弟姐妹麼?研究者認為,可能性很低。更確切的說,有血緣關係的貓可能會認為他們的氣味是熟悉的,但並不會如我們所想的那樣把對方看成「家庭」。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貓行為學家John提出:「一旦貓在很小時候和媽媽分開,它們似乎很快就會失去對她的記憶,如果再次團聚,它們通常都認不出她了。」國家地理報導稱,當貓兄妹們團聚時,它們經常會打架。研究表明,這種「骨子裡」的暴躁的行為是有原因的,這可以幫助它們避免近親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