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女兒腰痛就醫,竟已大腸癌末期!無不良習慣,為什麼會得大腸癌?外科主任:5原因千萬別忽視!!

日前余天的女兒余苑綺直腸癌手術結束,本來說是第二期,沒想到才隔一天,醫生將切片切更薄後發現已經第三期,並且有一點點到淋巴部分,餘天表示現在就是要先做人工血管,兩個星期後再回醫院繼續化療,提到女兒病情,余天眼眶不時泛淚光,直說女兒是家中生活習慣最好,不煙不酒又愛運動,早睡早起,現在就是聽從醫生指示看要如何治療,很多好朋友季很多藥材或是營養品到醫院或是家裡,他很感謝但現階段就是先聽從醫生指示。

 

15744269344379.jpg

 

「怎麼會是我?」藝人余天和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平時注重養生,不菸不酒、重視運動,

2014 年 8 月因多次血便就醫檢查,

赫然發現罹患直腸癌第一期,驚訝不已,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表示,

直腸癌的發生率和復發率都比大腸癌高很多,

民眾若有長時間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

應盡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15744269342905.jpeg

余苑綺平日注重養生,不菸不酒,近日卻驚傳罹患直腸癌第一期。

女兒還問醫生做了化療後會不會影響生育能力,醫生就建議她可以先把卵子存下,這幾天餘天還是跑很多助選場次,因為都是之前答應的沒辦法推掉,但是在助選現場滿滿感動,大家都會跟我說餘天加油、苑綺加油,讓我非常感恩,但話題一轉到又有黑心油品被查出,餘天直說這些廠商實在太可惡了,他們買賣黑心食品和油品應該比照買賣毒品刑責,因為這是全國民眾都在不知情之下食用,比賣毒品還嚴重,如果有機會到立法院修法一定要修到最完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腸短短15公分 致癌風險居腸道之首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位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

病灶范圍廣泛包括盲腸、結腸

(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

總長度約 150 至 170 公分,

其中最靠近肛門的直腸僅有短短 12 至 15 公分,

罹癌風險卻最高。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

整體觀察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

約四分之三發生在左側的乙狀結腸至直腸部位,

由此可見,直腸癌的發生率遠高於大腸癌。

此外,直腸有儲存糞便的作用,癌變的風險高,

一旦確定罹癌,

癌細胞轉移至肺臟的機率比大腸癌高 3 至 4 倍,

第三期的復發率也比大腸癌高 4 成。

不同於大腸癌,直腸癌因侵襲風險較大,

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後,

還需進行放射線治療,降低復發率。

更讓人關切的是,直腸癌的病灶位置若過於接近肛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重時可能需面臨摘除肛門、改做人工肛門的命運,

對患者的健康照護和生活品質,無疑產生重大負擔。

15744269345263.jpeg

高油脂和高熱量飲食是造成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之一。

一、腸癌年輕化!

一般來說,大腸直腸癌好發於中老年人,

特別是生活和飲食習慣不佳的族群,

但為何生活型態看似健康的余苑綺卻突然罹患直腸癌?

糠榮誠醫師表示,除了生活和飲食習慣,癌症基因、

藥物或長期暴露在放射線之下等,都可能導致癌症。

二、基因突變、生活習慣差都是原因

最近收治的2名28歲未婚女性患者,

一個愛吃鹹酥雞,因長期血便就醫才發現是直腸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名平時作息正常,卻經常外食,以為胃痛就醫,

檢查才發現是胃部下方的升結腸長了腫瘤,

且已屬大腸癌第三期,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

近年來,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

特別是年輕人,一發現可疑症狀就求診,

造成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居高不下,

且數據顯示有年輕化,且男多於女的趨勢,

但因女性常給人作息規律、

飲食節制、罹病風險低的印象,

所以一旦確診就容易被提出來討論。

三、別忘了全腸道檢查

如何才能避免大腸直腸癌找上自己?

除了老生常談的適度運動和每天蔬果 579 之外,

糠榮誠醫師提醒,腸道息肉在 5 至 10 年內

轉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約 20%至 40%,

建議患有息肉或 40 歲以上有腸癌家族病史的高危險族群,

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需特別注意的是,腸道健檢方式「不用求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確選擇檢查方式如大腸鏡才比較重要。

15744269344785.jpeg

廣泛的大腸,包括盲腸、結腸和直腸,全長約150至170公分。

四、腰痛就醫,竟已大腸癌末期

曾有一名 50 多歲的董娘,

除了偶爾交際應酬,平日作息正常,

且每半年做一次高階健康檢查如 MRI(核磁共振),

但卻因腫瘤太小或檢查位置有死角,

無法及早發現腸道腫瘤,某日因右部腰痛就醫,

經超音波和大腸鏡等檢查才發現肝腫瘤,且大腸癌已末期。

除了選對檢查方式,糠榮誠醫師也提醒,

檢查前務必確認檢查范圍是「全腸道」,

也就是包括大腸至直腸的全部檢查,

以免篩檢工作只做一半,

容易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時機。

血便不等於腸癌!

五、觀察血色和糞便狀態

另一方面,觀察排便狀態

也是早日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方式之一。

醫師表示,若發現有大便習慣改變

且持續1至2個月、體重莫名下降、

食慾不振、長期腹痛等現象,

就要提高警覺,趕快就醫。

特別的是,若發現肛門排血,需進一步辨別,

如果血色鮮紅,像皮膚被割到一樣,

通常是痔瘡的問題;

若血色暗紅、大便中摻雜血絲、

糞便外圍帶有黏膜感,且經常有殘便感,

想大便卻只排出一點點,

幾乎可確定是大腸直腸癌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