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有一種最佳吃法,吃對補血補虛補營養!錯過太可惜~

雞在我國膳食中的地位,正如清代美食家、詩人袁枚所說的那樣:「雞功最巨,諸菜賴之。」而在中醫看來,雞有藥用功效,最重要的就是補虛。

只要是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癥狀,或是由腎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頻繁、耳聾等癥狀,都可經常食用雞肉來補虛止損。

雞性溫,不宜燒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代養生,講究烹飪和食物的性味相適應。

雞屬於性溫之物,溫屬於火性,而火性之物主發散,若燒烤食用,就會散發其補益作用,這就違逆了食物的本性。

用水能增加雞肉潤性,來制約自身溫熱性質,這樣吃雞不容易上火,又能平和地利用好雞肉補益氣血。所以吃雞,以放在水裡燉最好。

辨體質,吃雞分雌雄

 

雞肉進補並非人人皆宜。

如尿毒症病人,因雞肉蛋白質高而不宜多食;高熱病人或胃熱病人,因雞肉性溫而應忌食。

中醫傳統觀點認為,多食雞肉易生痰,體胖者,脂肪肝、嚴重皮膚病病人宜少食或忌食。另外,痛風病人忌飲雞湯,中醫所說的熱證、實證、邪毒未清病人,均不宜多食雞。

一般來說——

雄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的人吃;

雌雞屬陰,比較適合陰氣受損的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的人食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肉養生食譜兩則

✦地黃蒸烏雞:體虛者的進補藥膳

本方出自《飲膳正要》

原料:生地黃50克,烏骨雞1隻(1000克左右),飴糖250克。

製作:

①烏骨雞宰殺,去毛、內臟及爪尖,焯去血水,洗凈。

②生地黃浸泡至軟,洗凈,切薄片,加入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

③將雞置於盤內,放入蒸籠(或高壓鍋)內,鍋內加水適量,蒸約90分鐘(或高壓鍋蓋閥后,微火煮30分鐘),注意別干鍋。

④食用時無需放任何調料,分頓食肉喝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功效:本方是補虛損、益氣血、生津安神的妙方。對於氣血虛損、陰虛津傷導致的燥熱、午後低熱、失眠多夢、盜汗、虛火牙痛等症,均有很好的療效。

注意:服用本膳時,最好不要加蔥白、蘿蔔等食物。

✦雞肉餛飩:健脾養胃、潤燥養顏

本方出自《壽親養老新書》

原料:雞肉200克,白面250克,蔥白、生薑、花生油、黃酒、食鹽各適量

製作:

①雞肉剁成肉末,蔥白、生薑切碎,一同入碗中,加入花生油、黃酒、食鹽、清水,調拌均勻成餡。

②白面加水和面,擀成薄皮,包入肉餡,製成餛飩。鍋中加水煮沸,入餛飩煮熟。可做主食經常食用。

功效:經常食用,脾胃健運,肌膚得以濡養,顏面光潤有澤,可作為老人、兒童、消化不良者的主食。

也可作為脾胃虛弱、面色不澤、皮膚乾燥、面容憔悴者養顏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