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成功,是幫助孩子在自主的成長中找到自我

當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飯一食、一鞋一衣,都滲透著父母的血汗。

15149070735165.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1 

捨得讓孩子吃苦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今天的父母,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

 

很多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有的夫妻一個月忙下來賺的錢抵不上一部新款手機,但是為了孩子,勒緊褲腰帶,也要給孩子買,生怕孩子在外面受一點委屈。


 在台灣,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的父母太多了。結果呢,孩子習慣要求有最好的條件,但卻吃不了一點苦。

 

有個媽媽曾給我留言,她每個月給上大學的孩子6000元的伙食費,孩子很生氣,他對媽媽說:「我同學的生活費是我的好幾倍,我還是你親生的嗎?」

 

當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飯一食、一鞋一衣,都滲透著父母的血汗。

 

15149070939633.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告訴孩子,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一定要有一個讓孩子吃苦的意識,能不幫忙就不要幫忙,孩子流點汗,吃點苦是好的。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試著讓他幫你買買菜、擦擦車;學校住宿條件差,鼓勵孩子接受,只有切切實實吃點苦,才明白生活的艱辛。

 

為人父母就要讓孩子有一種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勞動是光榮的,能夠為一個人贏得尊嚴,通過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一個人的價值。

 

些話說起來像口號,但是多年後,一個快30的子女還跟你伸手要錢去吃飯的時候,就會明白吃苦教育的重要。

 

所以,吃苦教育,要越早越好。


 

02

捨得管

 

前兩天看到不少老師和家長在轉發《中國教育最可悲的事: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的文章,裡面提到李雙江和李天一,曾經有人問李雙江:會打孩子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雙江說: 

「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是啊,現在很多父母捨不得管教孩子,無論孩子闖出什麼禍,都會幫孩子善後,別說打,嚴厲說幾句都會愧疚半天。

 

人們常說:孩子小,不用管,大了就好了。

 

可是這些孩子長大了,真的就突然變好了嗎?

 

1514907171779.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小,調皮搗蛋是常事,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做事隨心所欲,這都沒有錯,如果父母總是捨不得管,沒有底線的縱容,學壞真的特別容易。

 

別因為孩子小就捨不得管,「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

 

管教孩子這件事,越早越好。

 


03 

捨得讓孩子做家務

 

有一些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捨不得孩子做家務,怕孩子受傷,總覺得孩子需要做什麼家務,放開玩或者搞好學習就可以了。

 

很多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好,但自理能力特別差,以前看過新聞,大學新生因為不會洗襪子,報到時帶了上百雙襪子。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孩子,家裡人什麼都不捨得讓他幹,孩子上學髒衣服按週累積,寄回家給父母洗.....

 

我們似乎忽略了,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幫孩子乾著干那,真正能跟隨孩子一生的,是孩子自己的心理素質和生活習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我們大人看來習以為常的家務,孩子們卻能學到很多,動手實踐的能力、獨立性、責任感,自信等等,都藏在像家務這樣的小事裡面。

 

父母總覺得孩子學習和成才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其實我們都忽略了:無論一個人獲得多大的成功,最終都將需要回歸家庭。

 

放下身段,和家人做美食,一起打掃,這些點點滴滴的家庭瑣事,構建起來的就是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責任感。

 

15149072254950.jpg

 

04 

捨得放手

 

以前去朋友家做客,一下車就看到爺爺追著孩子餵飯,朋友的孩子已經7歲,每天為了孩子吃飯這事,一家人都很頭疼。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擔心孩子吃不好飯,要親手餵,擔心孩子不能自己寫作業,要陪著寫,不僅如此,有的父母的手越伸越長,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報什麼樣的興趣班、將來要幹什麼,每一步,由父母掌舵引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這種愛不是事無鉅細的大包小攬,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去嘗試,相信孩子的能力。

 

不要因為難,就替孩子把事情都做了。哪個孩子學會走路之前不會摔幾跤;哪個孩子學會吃飯之前,不會弄髒幾身衣服。

 

家長們該放手時就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盡量鼓勵他自己去做,有些事,也請試著讓他自己做決定。

 

從呱呱墜地到斷奶,從第一次上幼兒園到第一次出遠門,從遇到喜歡的人到組建自己的家庭,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其實都是和父母的分離孩子註定要成長,而父母,也註定將退居幕後。

 

要知愛需要自由的空氣,需要放手的勇氣。


 

05 

真正的愛

 

「傾其所有,全情付出」,是很多父母「愛」的誤區。

 

最近大熱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淚目,據說它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

 

曾經摔跤手的爸爸,為了續寫自己的夢想,並讓自己的女兒有權利自己選擇人生、選擇未來,於是他從小嚴酷訓練女兒,女兒從抗爭、不解、擺脫到和解,最終成為世界冠軍,改寫了本應相夫教子的多數女性的人生。

 

他從小就告訴女兒:「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爸爸只能教你如何去戰鬥。」他在女兒心中的形像一直冷酷而孤獨。而當賽場上印度的國歌響起時,他卻又溫情地捧起女兒的臉告訴她:「你是爸爸的驕傲」。

 

教育的成功,是幫助孩子在自主的成長中找到自我

 

這讓我想起日本有一部感人至深的紀錄片《狐狸的故事》:講述了一對相愛的狐狸,狐狸媽媽懷孕後,狐狸爸爸堅韌頑強、毫無畏懼地獨自覓食,被群狼咬得遍體鱗傷,卻還是帶著傷痛拖回了食物,並堅持覓食捱過了那白雪皚皚的漫漫劫期。

 

春天,狐狸媽媽生下了五隻可愛的小狐狸。小狐狸在媽媽爸爸的精心呵護下漸漸長大。

 

初秋的早晨,狐狸的爸爸媽媽像往常一樣領著孩子們走向了草原的深處。在一塊草木茂盛、小溪流水的地方停了下來。狐狸爸爸媽媽圍著孩子們轉了兩圈,頭也不回地向遠處飛奔而去……

 

他們把自己的孩子,狠心地「扔」在變幻莫測的草原,但是他們早已把生存的本領教給了小狐狸們,他們相信小狐狸可以像狐狸爸爸一樣,有責任、有擔當,勇敢而堅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真愛你的人,捨得讓你受苦。我並不是提倡「苦難」教育,或者窮養孩子。而是時刻提醒自己:真愛孩子,就不要把孩子當作寵物,什麼都替孩子做好。父母的沒有界限感,會扼殺孩子的天性,親手培育出一個小白眼狼,誤了孩子的一生!

 

明智的家長,應學會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我們不是居高臨下,俯身教誨,而是站在孩子身旁,與他肩並肩、手挽手,陪伴他們走過精彩的一程。

 

我們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孩子的同行者,教育的成功不是培養出一個乖巧聽話的寵物,而是幫助孩子在自主的成長中找到自我,收穫自尊自信,擁有獨立的人格和開闊的人生!

 

從今天起,把「愛」藏起來一半,讓孩子也學會愛與給予,懂得責任與擔當!



(via:吾先)